台灣的神明雕像,只要有人供奉的,大都能夠住進固定的廟裡。不同的是,有自個兒當家作主,有擔任某一神明的左右手,也有的是在別人屋簷下聽候差遣,或充任客卿分享馨香的。但不管扮演什麼角色,大大小小總有個棲身之地。
尤其近年來,寺廟跟田野裡的農舍一樣,越蓋越多,越蓋越富麗堂皇。能夠當上神明,實在令人羨慕。大概只有部分身不由己而誤入歧途的,先被人巴結當起財神爺提供門牌,一旦摃龜幾次,最後難免被掃地出門。成了坐臥垃圾堆的遊民算是不錯的際遇,更不幸的就淪為溪河裡的浮屍。
台灣的神明雕像,只要有人供奉的,大都能夠住進固定的廟裡。不同的是,有自個兒當家作主,有擔任某一神明的左右手,也有的是在別人屋簷下聽候差遣,或充任客卿分享馨香的。但不管扮演什麼角色,大大小小總有個棲身之地。
尤其近年來,寺廟跟田野裡的農舍一樣,越蓋越多,越蓋越富麗堂皇。能夠當上神明,實在令人羨慕。大概只有部分身不由己而誤入歧途的,先被人巴結當起財神爺提供門牌,一旦摃龜幾次,最後難免被掃地出門。成了坐臥垃圾堆的遊民算是不錯的際遇,更不幸的就淪為溪河裡的浮屍。
奉祀主神為開漳聖王的「鎮安宮」,座落於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下社,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,原建廟主神為玄天上帝的鎮安宮,信徒從東港到新南、美福一帶,在早期新南、美福的信徒們都需要坐船渡河來到東港渡船頭上岸,後因新南信徒們覺得不方便,便迎請「東港鎮安宮」玄天上帝到新南,另建一座「新南鎮安宮」,導致東港鎮安宮有廟無主神的現象,下社信徒決議迎請原奉祀於奇立板舊社(現今番社)的開漳聖王-三王公(番仔三王公)到廟坐鎮,但三王公當時已組成神明會,會員們與下社信徒無共識,於是東港下社人便像三王公割火回去東港鎮安宮,另朔一尊開漳聖王,他們尊稱「開漳二王公」,但由於下社居民逐漸外遷,香火雖不復以往,但於每年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聖誕千秋,大家也都會回鄉祝壽!